阅读历史 |

第七十一章 第二场的任务奖励(感谢白银盟主无心恋你!)(1 / 2)

加入书签

马南正又不傻,当然不敢试和菌菇对着干会怎么样。  大家还得按时回去,而且不光得按时回去,还得提前回去。  因为这次任务奖励肯定丰厚,回去了很有可能要进行二次融合,融合需要选物种捕猎加融合,这些都需要时间。  而且李寿还想提前去第三场任务看看。  所以留给众人的时间是远不足一个月的。  “任务要进入收尾阶段了!”  内城还有几个大势力,都得清除。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,大家分工明确。  马南正觉皇赵一一等组建了“智慧型办事组”,还是到处宣扬“善恶到头终有报”那套东西。  没有了官府的管制,他们编造很多鬼怪传说,复仇文学,然后制成话本传播开来,然后把多余的用不上的种子,埋葬在同康县县域各处,然后或真或假的夹杂在传说中。  只要有人真的找到了复仇的种子,那他们传说的可信度就大大提高。  然后“武力型办事组”则是去向同康县下面的乡镇,靠着邪祟的力量以及自己的武力,清理掉乡镇上的毒瘤势力。  这种势力其实也不少,而且对百姓的欺压也非常恐怖——毕竟大部分的百姓还是居住在村里或者镇子周边的。  而一个“李员外”这种存在,就能让一大片的人活在痛苦之中。  这类势力也有自己的护卫力量,通常由两三个武师组成,“武力组”刚好能解决。  再之后,就是李寿了。  压榨吸血的终点,毕竟还是内城大门派大世家——李员外吸的东西,除了自己享受的一小部分,大部分还得流向本家。  内城里面还有好几个大的势力没有解决。  这需要李寿来做。  还是老办法,去邪祟之地解决邪祟,拿“冤魂引”装阴寒之气。  这次李寿没再对着最低等的邪祟下手。  第一是因为最低等的邪祟地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,没剩几处了。  第二也是因为李寿实力最近又涨了一些。  吞服了那么多丹药,内气都被他用来滋养骨骼了,现在的李寿身体更加强健,骨骼承受能力也更强了。  再加上这段时间的锻炼,他现在完全可以对付第二档次的邪祟了。  又清理了几处邪祟地之后,李寿收集到了大量的阴寒之气。  随后他找到“周家”“青剑门”等几个大型势力家族迫害过的人,然后弄出了几个高等邪祟。  再之后的故事简直就是“李家覆灭”的翻版,邪祟寻仇,玄血门收尾。  唯一的插曲就是又覆灭了一个家族之后,其他人确认了这是玄血门搞的鬼之后还想报复,但李寿这次制作的邪祟是“同一批生产”的,一到夜晚,他们就自顾不暇。  而且剩下的势力,就算联合起来也没曾经的李家强大,也翻不起什么太大的浪花。  就这样,内城世家和大门派一个个覆灭,最终如李寿所想,只剩下了玄血门一家。  对于这个对自己有过恩惠的师门,李寿自然不会清理。  他毕竟不是规则生物,不可能完全没有人类情感的去为了一点点数,干掉自己的师门。  而且李寿也不认为一个县城中,一个大势力都没有是好事——那样也会不平衡。  没人管理的县城,只会陷入绝对的混乱,什么阿猫阿狗都想当土皇帝的话,那二级势力的争斗只会更加血腥残暴。  任务终于要结束了。  ……  “最后这场任务的结尾是这里啊。”  夜晚时分,李寿再次来到了存放官粮的粮库。  他是来清理花姨的。  现在虽然吸血鬼被清理了,但同康县县域内的老百姓仍旧食不果腹,这粮仓的存粮,还是要放出去的。  李寿不知道这种行为会不会获得平衡点数,但就算不不会,他也想做一做——毕竟这也用不了太长时间。  这些时日,虽然县域内没了征粮队的反复压榨,老百姓能在山里刨点食物。  但还是苦。  他虽然不会低估百姓的智慧,知道每家都还有一点保命之物——这也是为何征粮队每次出动,都能收上来一些东西的原因。  很多人还是有一丝丝活命粮藏着的,当年鬼子进村搜刮,也不见得能刮完所有东西。  这种“命根子”只有家人和自己受到最严重威胁的时候,才可能给出去。  所以每次“篦子”都能筛出一点点油水。  可大家还是太苦了,每天还是有大量的人饿死,放出这么多官粮的话,起码能帮助很多人撑到下季产粮的时候——至于更多的,李寿也管不到了。  “呼!”出了一口气之后,李寿来到粮库之内,然后乘着夜色抓起一把粮食转身就走。  但他刚刚走到门口,一个邪祟就拦住了他的去路。  “花姨,你要报复的人都死光了,这粮食我拿去给百姓的,你如果还有一丝神智的话,就别拦在这里了。”  李寿尝试说服。  花姨也迟迟没有攻击。  也许她还有一丝神智,也许她只是在本能的估算着李寿的战斗力。  但不管怎么说,邪祟还是邪祟,她只犹豫了几秒就伸出利爪,扑向了所有妄图拿走粮食的人!  “唉……”一声长叹,李寿进入了战斗之中。  天亮时分。  李寿离开。  随之而来的第二天,玄血门的弟子们开始开仓放粮。  他们一部分人运送粮食到了各个村镇中,一部分人把粮食运到了贫民坊和黑水坊之中……  虽然中间肯定有贪墨行为,但细节李寿已经管不住了。  因为他此时已经收获了大量的平衡点数,随着粮食的发放,他点数果不其然再次增加。  最终他的点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